《云南的歌会》选段

作者:未知文章ID:32219浏览:

【原文】
    《云南的歌会》选段
   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,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。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。
   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,对调子的来自四方,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,彼此相去虽不多远,却互不见面。唱的多是情歌酬和,却有种种不同方式。或见景生情,即物起兴,用各种丰富比喻,比赛机智才能。或用提问题方法,等待对方答解。或互嘲互赞,随事押韵,循环无端。也唱其他故事,贯穿古今,引经据典,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,滚瓜熟,随口而出。在场的既多内行,开口即见高低,含糊不得。所以不是高手,也不敢轻易搭腔。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,逼得对方哑口无言,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,表示胜利结束,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,理理发,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,向大家笑笑,,意思像是说:“你们看,我唱赢了”,显得轻松快乐,拉着同行女伴,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。
   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。性情明朗活泼,劳动手脚勤快,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,满口白白的牙齿,穿了身毛蓝布衣裤,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,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,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。不仅唱歌十分在行,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,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,悬挂在路旁高树上,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,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!

【问题】
    18、下列对句子中的加点字在文中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(    )
    A、“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”中的“这”指唱的多是情歌酬和,却有种种不同方式。
    B、“唱的多是情歌酬和”“多“字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,但仍有其他内容。
    C、“种种不同方式”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:见景生情,即物起兴;提出问题,等待答解;互嘲互赞,随事押韵。
    D“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”,“平梁”是指姐妹们打秋千时的高度。
    19、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(    )
    A、描绘山野对歌的场面,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。
    B、概括介绍云南民歌的几种表现形式。
    C、概括介绍年轻妇女不仅会唱歌,还会打秋千。
    D、描绘了年轻妇女演唱民歌得胜后的神态。
    20.对画横线处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(    )
    A、动作描写    心理描写
    B、动作描写    神态描写
    C、神态描写    心理描写
    D、神态描写    外貌描写
    21、对文中画曲线语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(    )
    A、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:写面容、写衣饰,笔笔细致,如在眼前。
    B、通过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,道出了她们得胜后由衷的喜悦之情,同时也表现出人物直率泼辣、开朗质朴的性格。
    C、这段文字是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,刻画细腻真实,作者的情感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。
    D、通过肖像描写,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,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。

【参考答案】
    18.A
    19.A
    20.B
    21.B
 

顶一下
0
0%
踩一下
0
0%
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
推荐文章
  • 春寒

    【原文】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,云容薄更深。 蝶寒方敛翅,花冷不开心。 压树青...

  • 峡口①进友人

    【原文】 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,天涯去住泪沾巾。 来时万里同为客,...

  •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

    【原文】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 李德裕 下马荒阶日欲曛,潺潺石溜静中闻。 鸟啼花发人...

  • 杏花天影

    【原文】 杏花天影 姜夔 丙午之冬,发沔口①。丁未正月二日,道金陵。北望淮楚,风月...

  • 【甲】《渔家做》范仲淹 【乙】《雁门太守行

    【原文】 【甲】《渔家做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...

  • 菩萨蛮

    【原文】 菩萨蛮[注]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,窄衫短帽垂杨里。花是去年红,吹开一夜...

信彩